首页 > 法律常识 >正文

“大哥”站台滴水不漏的“花式诈骗”

2021-02-24 来源:互联网 热度:1285℃

艾家静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

案由:诈骗罪

案情:两毛钱的平安扣,一块钱的鉴定书,百十元的玻璃小物件……利用如此低廉的道具,加上“吹货”“吊水”“对赌”等闻所未闻的花式行骗手段,近二十人组成的团伙专门以一日游游客为目标,精心设局,短短几个月,上百人被骗,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案情回放

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唐某以苏州福禄寿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形成了以其为组织者,以被告人费某何某等人为成员的犯罪团伙,从别处以0.28元至0.8元不等的单价购进“平安扣”,以1.5元的单价购进“鉴定证书”,以10元至600元不等的单价购进挂件手镯等玉器产品后,高额标价,通过旅行团招揽游客至公司,由服务员“站包”防止骗局穿帮,由讲解员销售经理(搓客)铺垫配合烘托讲师的虚假身份,由讲师冒充玉器店老板富商等虚假身份,以赠送“平安扣”“吹货”“吊水”等方式筛选游客,取得游客信任,继而谎称与游客交朋友,以各种利益为诱饵,诱骗游客参与“对赌”,诈骗游客钱财。在游客刷卡付钱后,通过将上述低价购进的玉器回馈游客来掩盖罪行。

截至案发时,被害人数达128人,诈骗金额累计达943190.33元。

庭审现场

“我是从讲解员做起的,刚进公司,老板就把一份《内部资料》发放给我们,里面写了各种话术套路,后来我学得好,就开始做销售经理,其实就是假扮富豪老板,专门针对那些一日游的游客。”

在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的过程中,本案被告人阿勇的陈述揭开了一个“连环局”的层层套路。

“吹货”“吊水”“醒水”,迷局真相浮现

据阿勇陈述,团员到店后,先由讲解员接待,做一些简单介绍,这时,“搓客”会敲门进来做进一步铺垫,接下来就是经理登场。“说到底,就是我以老板的身份,让游客对我产生信任,最后以请客吃饭为理由,让游客付钱。”

2018年春天,被害人李某和朋友报了一日游旅行团。据李某陈述,在大巴上,导游表示一会儿要去的玉器店很高端,一般只对外国游客开放。到店后,团员被带到会议室观看关于玉器的视频,讲解员讲解时,一个穿工作制服的男子敲门进来,这就是阿勇口中的“搓客”。

“他神秘兮兮地把讲解员叫出去,感觉像领导,随后又进来对我们说,今天运气好,老板恰巧来店里,让我们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说老板很阔绰,一开心就会发礼物。”据李某陈述,几分钟后,一堆人簇拥着一个男人走了进来,他自称是香港“十四哥”,是这家店的老板,绘声绘色地介绍完其显赫家族背景后,便吩咐刚才的敲门男子拿来一堆玉扣,赠送给每位游客,场面摆足。

李某口中的“十四哥”,其实就是由阿勇这样的“销售经理”扮演的。“此时气氛已被调动起来,接下来他说带我们见识一下珍宝。”李某和团员被带到一间摆放很多玉器的陈列室,“十四哥”拿起一个玉貔貅,问大家想不想免费要,想要就进柜台。

标价上千元的东西免费送,所有团员都进到柜台里面,“十四哥”表示要试试大家的诚意,要求愿意出价100元的人站在他那边,这时有部分团员开始动摇了,“那些没有站过来的人就被带出去,接下来他又滔滔不绝宣讲孝道义气之类的理念,又讲起自己发家的故事。”李某称,“十四哥”的气场特足,说话感染力也很强,留下来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法庭上,被告人阿勇解释道,我们十分注意防止“醒水”,所以那些不愿花钱的团员很快被带到外面,防止团员间互相提醒。

接下来讲师的任务就是“吹货”--比如设计在巴黎获奖价格昂贵等;“吊水”--“这是我们老板的家乡话,意思是诱骗他人上钩,实质是一种初步的对赌。”

就这样,100元变成了400元,400元再变1000元,又有一部分团员被请出去,随后“十四哥”让人拿来POS机,李某当场刷了1000元。

此时,“像李某这样留下刷卡的,我们都会再送金叶子。”在李某看来,花1000元买到标价2880元的玉貔貅,还有额外收获,有点小幸运。而阿勇在法庭上直言:貔貅进货价只有17元,标价2880元,讲师以数百上千元卖给游客,都是为最后的对赌进行铺垫。

以人品“对赌”金钱,辩护人辩称是“变相销售”

好戏还在后面。针对像李某这样留下刷卡的游客,“十四哥”接着诉说起自己更多的精彩故事,此时被害人已经完全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就是觉得这个人脾气直爽,很豪气,讲义气,可以算得上是崇拜他了。”李某说。

就在他们感觉“这个朋友交定了”时,“十四哥”提出,“以后要到你们家乡去投资,有机会一起合作,到时你们要不要请我吃饭,现在我写几组数字,看看你们愿意花多少钱招待我。”纸条上写了999/1999/2999/5999等数字,这时又有几个游客退出,剩下的人都各自选了数字刷了卡,“大家都觉得要表示诚意,以后都是朋友,富豪肯定不会让朋友吃亏的。”

李某刷了1999元后,再次收到了礼物:一个玉手镯和一本鉴定书,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玉器店。后经查明,所谓的平安扣其实是玻璃,价值0.28元,玉貔貅价值17元,金叶子和玉手镯加起来不过60元……像李某这样的被害人多达上百名,就是经过层层铺垫被套进去。

一审庭审现场,有辩护人提出上述行为是一种变相销售的手段,被害人也都是自愿的,不应定性为诈骗。

法院判决

诈骗团伙均获刑 首犯被判11年

法院认为,被告人唐某费某等伙同他人为共同实施诈骗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唐某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系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且本案社会危害性较大,对被告人不宜适用缓刑。

最终,虎丘区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其余四名被告人分别获刑四年至十年不等。该案经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目前已生效,团伙其余犯罪成员均另案处理。

法官说法

本案一审承办法官许修尧表示,本案财产发生转移的核心环节在于“对赌”。从表面来看,被害人是基于讲师的欺骗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参加对赌,表面是一种“赌博”,以请吃饭的名义支付钱款,来赌能否赢取讲师承诺的利益;从实质来看,对赌结果根本不具有随机性,在被害人付款后,讲师赠送的玉器是由讲师根据公司规定好的比例标准来挑选,公司规定的比例被害人也毫不知情,还错误地以为讲师真的大方自己占便宜了。与被害人处分财产数额相比较,真实价值和付款金额也相差悬殊,“对赌”的结局处于行为人一方的控制之下,被害人不可能取得与支付钱款基本对价的财物,对此应当认定为诈骗。

至于被害人贪图便宜的心理对定性的影响问题,许修尧表示,被害人基于行为人的欺骗产生了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误以为自己可以取得某些利益(包括但不限于获取财产性利益),才会自愿处分财物。即便被害人存在贪欲心理,也不影响本案诈骗性质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