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防护指南(试行)

2015-10-24 来源:互联网 热度:1793℃

为指导医疗机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切实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避免因过度防护影响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卫发电[2003]43号),在总结广东北京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防护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防护指南(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

二00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附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防护指南(试行)

为指导各地医疗机构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工作中医务人员的防护,有效实施各项防护措施,预防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特制定本指南。

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防护知识的培训,正确掌握防护物品的使用方法,保证防护效果。医务人员根据分级防护的原则,正确穿戴防护物品。

二医务人员防护物品的使用规范

(一)进入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卸防护物品,特别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和保护。

1医务人员工作前,应当在清洁区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防护口罩穿防护服或者长袖工作服(在隔离病区ICU工作的医务人员可以先穿工作衣裤或刷手服,再穿防护服或者长袖工作服),换工作鞋袜后进入半污染区。手部皮肤有破损或者疑似有损伤的应当戴乳胶手套。

进入污染区前,应当洗手后加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乳胶手套鞋套,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前,应当戴上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一次性外科口罩隔离衣只限于污染区内穿着,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2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应当按程序脱卸防护物品,避免洁污交叉,增加污染的机会。

医务人员从污染区进入半污染区前,必须先清洁消毒双手,依次摘掉防护眼镜外层口罩一次性工作帽,脱掉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置于专用污物容器中。再次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

进入清洁区前,应当清洁消毒双手后脱掉防护服或者工作服,摘掉防护口罩工作帽后再清洗和消毒双手。

脱卸防护物品时,应当用手触及物品的清洁面。

防护物品穿戴和脱卸的流程示意见附录。

(二)医务人员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服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使用的防护口罩应当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一次性拱形医用防护口罩或者符合N95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防护口罩可连续使用6-8小时。

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或者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如面罩吸氧管道等)必须戴上手套,处置结束后,应立即更换手套并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

手的清洁和消毒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手的清洁方法是: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然后用流动水洗净。手的消毒可以用快速手消毒剂75%乙醇或者0.3%--0.5%碘伏消毒液揉搓1-3分钟消毒。

四处理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区的医疗废物时,必须穿戴防护衣(或隔离衣)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

五为防止发生针刺伤,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医疗机构应当在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和隔离病区的治疗室配置医用针头毁型装置处理使用后的针头或者使用自毁式注射器。

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关心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及呼吸系统症状。

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卫发电[2003]43号)附件)有关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及隔离病区的防护要求中,与本指南不一致的按照本指南执行。

附录:

防护物品穿戴和脱卸的流程示意

一防护物品穿戴流程

从清洁区进入半污染区前:

洗手→戴工作帽→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换工作鞋袜

从半污染区进入污染区前:

洗手→戴一次性工作帽→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戴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戴手套→戴鞋套

二防护物品脱卸流程

从污染区进入半污染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摘防护眼镜→摘外层口罩→脱一次性工作帽→脱隔离衣→摘鞋套→摘手套

从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

清洁消毒双手→脱防护服→摘防护口罩→摘工作帽→清洁消毒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