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商“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据某头部平台的统计数据,“00后”消费者购买非遗产品的金额和人数均同比上升超过100%。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等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非遗产品消费者已达亿级,年轻一代成为非遗消费的主力。
事实上,电商平台非遗消费者的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已经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消费潮流。山东沂南县的非遗传承人孟祥君,在电商平台销售用玉米皮手工编织的女包。起初,店铺无人问津,“消费者不认”。但一段时间以后,他突然发现很多人开始喜欢这种手工的、不可复制的非遗技艺,出现了很多“铁粉”。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观察,这种变化来得突然,时点也难以捕捉,但对趋势的感知却十分强烈。
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正推动着消费趋势的变化和演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影响和加深了这一代人的文化认同。
正如非遗学者许伟明所言,“过去年轻人和非遗的距离特别遥远,但当有一天,你身边开始有年轻姑娘天天穿着汉服去上班,年轻人以国潮元素展现个性而不是追逐奢侈品,你会发现那个时间点可能到了”。
从更加宏观的视野来看,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让年轻人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和制度优越性,充分激发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消费购买非遗、老字号等文化产品,是年轻一代表达认同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非遗产品在电商平台找到了新的传承渠道,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电商平台推动非遗产品的创新表达,增强了文化表现力和吸引力,既顺应了国家大势,也满足了个体需求,进行了有效链接。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把非遗、国潮都放在了重点位置,营造了一个有中国味、文化味的“双十一”。
非遗火爆“双十一”可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反映和印证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不论是有关部门、电商平台、非遗传承人都要思考,如何适应年轻一代网络化生活、圈层化交往、个性化表达、兴趣化消费的特点,以文化自信打造更加自信的文化产品,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