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晨 记者从司法部获悉,2020年,全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为困难群众提供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近140万件,受援人达216万余人次,接待群众咨询近1500万人次,有效维护了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
据介绍,2020年5月至12月,司法部在全国部署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各地通过扩充法律援助事项、开展专项活动、参与帮贫扶困、创新服务举措,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法援力量。北京市对因疫致贫劳动者、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因疫返贫群众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提交经济困难证明。上海市将“因突发事件受到人身损害请求赔偿”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湖北省开展“助力最美逆行者”法律援助项目,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军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8件。贵州省建成“法治扶贫律师工作队”,派遣到全省30余个贫困县开展法治扶贫,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30余件。吉林省为8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个省级扶贫县(市、区)的扶贫对象实行“一免五优先”法律援助服务,为1489个贫困村配备法律援助联络员。湖南省开展“法援进乡村”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服务。四川省建立25个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川籍农民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0余件,解答法律咨询4900余人次。江苏省泰兴市法律援助中心引导有需求的“快递小哥”及时申请法律援助,为快递送餐员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机制,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2020年8月,司法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发布《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该办法对值班律师工作职责、运行模式、监督管理、部门协作、经费保障等作出具体规定,并针对值班律师供给不足问题,提出了设置联合工作站、跨区域调配律师、电话网络值班与现场值班相结合等创新工作模式。2020年,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咨询近57万人次,办理法律帮助案件达74万余件,参与办理认罪认罚从宽案件68万余件。
与此同时,为深入推进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2020年3月,司法部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进一步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通知》,联合人社部门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信息告示牌,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等信息;2020年6月,司法部、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满足农民工等困难劳动者新需求,加快处理各类涉疫劳动人事争议。2020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农民工法援案件48万余件,为53万余人次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中国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累计访问达2万余人次,其中,“讨薪咨询”5973件,“问题反映”2842件,转地方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欠薪案件1332件,涉及农民工10万余人。为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2020年10月,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发布《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指引(试行)》,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业化水平。2020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未成年人法援案件11万余件,为12万余人次未成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