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的厕所既影响着生活环境,也体现着一个地方、一个家庭的文明程度。有媒体针对农村厕改中出现的“不能用、不好用、不愿用”等问题进行回访时发现,虽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整改,但有一些问题厕所至今仍未解决。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农村厕所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自2019年起,已累计安排144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
随着农村卫生厕所的推广普及,环境改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的地方没有因地制宜,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厕所成了摆设;有的地方为指标而建,搞“数量工程”,厕所不是用来“方便”的,而是用来应对检查的;有的地方建豪华厕所,搞“政绩工程”,至于村民能否使用,并没有人关心;有的地方厕所建完后,没有下水,没有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粪污处理,遭到弃用……
农村厕所革命并非一时之功,不能改完就万事大吉。
让农村厕所从“改面子”到“改里子”,真正实现卫生厕所农民用的好、长受益,需要凝聚多方力量,齐抓共管,久久为功。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不能“上面强推,下面蛮干”,要立足农村发展的现实特征,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宜的方式和技术,避免“一刀切”。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抓好问题摸排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真正让农村厕所改造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落细、落好,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厕所革命受益的是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如何让农民的思想从“要我改”到“我要改”,激发农民改厕的内生动力,发挥主体作用是一道难题。一方面要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进来,除了完善改厕补贴申报制度,更需要让农户自主选择改厕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卫生厕所好处,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传统卫生习惯。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改厕是基础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一件以小见大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用钉钉子精神,坚持质量第一,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确保好用、能用、农民愿意用,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