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姥姥两条胳膊上青一块紫一块,我们全家人都很愤怒。”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民肖华(化名)称,她姥姥因病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急救,急救结束后,老人留院观察,医院要求病人家属找护工陪护。孰料,医院推荐的这名护工,不仅态度恶劣,还对肖华的姥姥动粗,以至于老人拒绝继续在该医院接受治疗。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推进,在迅速增长的护理需求和护士数量明显不足情况下,护工成为了“香饽饽”,但未获资质、责任不明、权益难保障等问题,也暴露出护工混乱管理的弊端。
护士,护工,尽管都姓护,但身份大不同,一个属于医院,一个属于第三方机构,护工通常由跟医院合作的公司派驻。由此带来的差别是,患者家属请护工,支出不菲,请一个护工每天花费要两三百元,还不能使用医保报销,确实是患者的不能承受之重。
护工,护了谁?护理费都落了谁的口袋?如果不能厘清这些问题,护工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就必然受到质疑,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解决相关难题,患者的获得感就会被剥夺,医疗改革的成果也可能被蚕食。
护工屡屡被卷上风口浪尖,问题出在哪里?当前,有必要捋清四组关系。
其一,标配服务与增值服务的关系。如果护工提供的服务确实是增值的,远远超过了医院提供的标配服务,患者花钱享受到了高标准的优质服务,这钱花得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上,有的患者愿意掏钱找专业人士“照顾”,以期更有尊严,这很正常。护工这个工种确有存在之必要。
问题是,在一些医院,很多本该是护士干的活,都推给护工,让患者家属掏钱请护工,护士俨然成了甩手掌柜,“除了输液、分药、测量体温,啥也不干”,这很不正常。当然,板子不能打在护士身上,而应追问医院本该提供基本的标配服务,为何偷工减料?本该善待患者,让患者享有应有的待遇,为何还让他们花钱找护工?
其二,服务质量与收费标准的关系。正常情况是,护工提供了优质服务,收费就该高一点,但现实情况是,护工收费高,服务却跟不上。更可怕的是,护工不仅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还虐待患者,这种错位,太不正常了。
据报道,病人喊了几次都不理、一有事就嫌麻烦数落病人;给不想吃饭的病人喂饭时,强行撬开病人的嘴巴,用汤勺硬塞进去……这样的护工还不算太可恶,有的护工肆无忌惮地虐待患者,患者痛苦不堪却无可奈何,这正常吗?
其三,监管与行业野蛮生长的关系。毋庸讳言,近年来护工行业获得飞速发展,可以说哪一家医院都有大批护工存在。护工的应运而生,确实满足了社会发展要求,但是入职门槛低、专业素养差是不容回避的问题。记者随机联系采访10多名护工发现,从未接受过任何护理培训的有3人,有的人昨天还在工地打工,今天就转行做护工了。试想,连基本的培训都没有,基本的专业素养都不具备,如何从事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
其四,涉嫌利益输送和垄断等问题。有的医院同护工管理公司签有协议,患者在医院住院只能选择医院指定公司的护工,不能私自外带护工。很多护工管理公司与医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人事和财务等方面很难把医院和护工管理公司区分开来,导致护工行业几乎是医院垄断,缺乏有效竞争,护工的规范管理和对护工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督也难以实现。
无论入职门槛低还是专业素养差,都暴露出整个行业缺乏规范,也折射出监管存在缺位的现象。按说,护工并非新兴行业,发展历程至少走过了二三十年,为何仍然显得很低端?一方面与医院放任自流有关,另一方面也有监管缺乏力度有关。
显然,要解决患者的痛点,纾解公众对护士的不理解、对护工的“偏见”,最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共识,实现多赢。当前,应尽全力化解护士短缺的现象。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二级及以上医院全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5: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2.5-3:1。有朝一日护士供应充足了,也要督促医院担起责任,不让护士当甩锅侠。
同时,应加强对护工的监管,着力消除入职门槛低、专业素养差等乱象。护工跟生命打交道,如果缺乏责任心,缺乏基本技能,后果不堪设想。关于护工的管理,相关部门早有要求:护工由护理部统一管理,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具体负责护工的工作安排和质量监督;医院要建立护工工作制度,加强护工质量监督和管理;严格界定护工工作范畴,护工不能从事护理技术性操作和危重病人生活护理;严禁以护工代替护士的工作。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护士都是尽职尽责的,而从整体看,很多护工都值得信赖。但是,个别害群之马确实影响整个行业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设计为切入点,寻求高效的治理之道,平衡多方正当利益,才能早日解决这个存续良久的难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