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发布。在此抗疫节点,实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彰显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既是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诉求,亦是响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对世界百年变局的时代召唤。
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系列举措,折射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国家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进入了全面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在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生动实践的背后,《规划》没有回避中医药传承的短板、创新的弱项、发展的困境。“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中医药优质医疗服务资源总体不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仍较薄弱,中西医协同作用发挥不够,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机制有待完善……”尽管《规划》之中只有廖廖数语,却道出问题所在,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路径,即只有有效应对多种健康挑战的迫切期待,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方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规划中医药“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医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解决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关键在于改革引领。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亟需中医药发展提质增效。为此,《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破除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政策障碍为切入点,完善政策举措和评价标准体系,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改革创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规划》以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为基本原则,破解严重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植根于5000年的中国文化,是一种异质医学。中医药的价值,就在于与现代医学不同的特色和优势,为解决人类健康难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下一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科学总结和评估中医药的效果,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的独特疗效,是摆在中医药人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既要用好现代科技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几千年的经验。无论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遵循中医规律不动摇,坚持中医思维不能丢。在守正中改革,在改革中守正,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人才、临床疗效、科研成果等评价体系,才能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规划》,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作驱动,将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推向深入。古老的中医药历久弥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将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