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每粒从平均108元下降到平均18元,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100元……近日,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出炉,31个治疗类别,60 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48%。药品集中采购持续优化完善规则,进一步挤出药价水分,不断减轻民众看病负担。
以量换价,是药品集采的重要手段,不断为患者减轻负担,印证国家和有关部门“以人民为中心”,持续着力解决看病贵。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开展七批全国药品集采,共覆盖294种药品,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前六批集采累计节约医疗费用超2600亿元,第七批集采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集采更有助于破解以药补医怪圈,医药服务价格体系被一步步理顺。一次次集采降药价,令受益群众拍手称快。
集采更科学高效,体现在带量比例更精准。早在今年年初,国家联采办便要求各省份医疗机构针对部分品种区分适应症进行报量。这项举措一方面旨在稳定临床所需,如器官移植人群较为敏感,更换不同厂牌抗排异药,可能导致用药风险。报量区分适应症,更有针对性集采,降低临床换药风险,体现“以患者为本”。另一方面,又将避免药企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移花接木”,实现更精细管控。
集采更科学高效,更蕴含“未雨绸缪”。第七批集采首次引入“备供企业”机制,探索实现“一省双供”。由此,若中选企业不能及时足量供应中选品种,则由备供企业接替,为群众用药增设一道“保险”。此外,“品间熔断”规则的实行,缩小同品种中选价差,减少各省价格差异,确保患者用药公平性。再加上,深化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应用和规范申报品种符合生产质量管理,有力地与医保、药监等部门的政策协同……集中采购不仅在向纵深发展,而且更具严谨性和前瞻性。
当然,实行集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确保中选药品落地,切实为患者带去福祉。这之中,需要加强对生产、流通、经营、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更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在临床中的专业作用,确保中选药品优先合理使用。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七批集采已经占到医疗机构年用药量的35%。药品集中采购已取得的成效、为患者减轻的负担、为医保节约的开支,有目共睹。同时,推进医疗改革向纵深发展,药品集中采购、药品覆盖扩围仍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站在新的起点上,统筹推进医疗、医药、医保联动改革,推动医药卫生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扎实的健康基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