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技术开锁作为一项便民服务,给广大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当这项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便成了作案的“帮凶”。近期,新疆乌鲁木齐市警方就破获多起犯罪分子通过技术开锁实施盗窃案件,而各类开锁工具在一些购物网站上热卖也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上学“技术”盗窃
“我的开锁技术是从网上下载视频学的,开锁工具也是从网上买的。”4月8日,犯罪嫌疑人南方与妻子散步回来后,用钥匙开门却怎么也打不开。
“门好像被人反锁了。”刘军一边用钥匙开门,一边对妻子说。就在这时,门突然从里面打开了,一个20多岁的男子从门里夺路而逃。过了几秒钟,刘军才缓过神来,意识到家里进小偷了。
“抓小偷,抓小偷……”刘军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在小区居民的帮助下,该男子被抓住。
接到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将男子带回派出所。经讯问警方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南方今年24岁,4年前从甘肃老家来到乌鲁木齐,在一家酒吧打工时,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有一次,在朋友的引诱下,他吸食了海洛因。
南方的毒瘾很大,每天吸毒需要200多元钱,正常的收入根本无法满足他吸毒的费用。每天睁开眼睛,南方想的最多的除了毒品,就是怎么筹毒资。
一次在上网时,他发现了网上有传授技术开锁的视频。“我如果学会了这门‘手艺’,开锁盗窃来钱多快啊!”想到这里,南方将这个视频下载到手机上,每天学习开锁技术。
光有技术还不行,还需要工具。为此,他在网上花300多元钱,购买了一套开锁工具,开始实施自己的盗窃计划。
“犯罪嫌疑人开锁技术很娴熟,一般的门锁只需几秒就能打开。”办案民警说。
犯罪嫌疑人南方交代,其利用同样的手段,已经作案十余起,警方正在核实中。目前,犯罪嫌疑人南方因涉嫌盗窃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无独有偶。今年4月7日,乌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刑侦大队也破获了一起通过技术开锁入室盗窃的案件。为筹集毒资,有过4次犯罪前科的买某,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学习开锁技术后入室行窃。第一次下手,就盗走了价值53万的财物。
开锁工具网上热卖
“技术开锁盗窃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开锁技术非常容易获得,在网络上,各种开锁教程、开锁工具、开锁视频随处可见。”办案民警说。
记者在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输入“开锁”、“工具”等字样,立刻跳出了“开锁视频”、“开锁技巧”、“如何开锁”、“锡纸开锁”等相关信息800多万条。这些开锁工具根据功能用途,叫价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随便点击一条进入,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开锁工具,有专开民用防盗门的,还有锡纸开锁工具。更有甚者,还有卖“万能钥匙”的,声称“天下没有打不开的锁”。有个别购物网站则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开锁、工具”的相关商品。
随后,记者通过QQ与几位卖主取得了联系。
“买工具送视频。”长沙的一位开锁工具卖主称,他每天能卖出上百套开锁工具,“一般人都能学会,看看视频,琢磨琢磨就能开锁。”其表示,如果要上门学习开锁技术,大致需要3天时间就能完全掌握,费用为1200元,“只需带上身份证就行了。”
传授开锁技术涉嫌犯罪
“尽管警方破获了许多开锁盗窃案件,但那些出售开锁工具的非法网站很少受到打击,开锁成为一件容易的事,让我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 家住乌市幸福花园的席先生不无担心地说。
“随着网络交易的普及,在网上购买开锁工具非常容易,这使得犯罪分子能轻松得到作案工具。因此,建议公安机关对非法出售开锁工具的非法网站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予以关闭,对销售者严厉打击,并对开锁服务这一特殊行业强化监管,从根源上把好关。”新疆同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涛建议。
宋涛表示,我国刑法中的“传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种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传授给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对于明确告诉对方方法,而这一方法已超出正常使用范围的行为,“如教授开锁技术,并表示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进行盗窃,如果对方按照这一方法实施了盗窃,那么传授方法的人就涉嫌犯罪了”。
加强防范有必要
“与在公安机关备案的正规开锁人员不同,技术开锁犯罪人员作案技术水平高、流窜速度快、案件侦破难度大。”办案民警说,因此,技术开锁行业需要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来约束:规范技术传播渠道,开锁人员不能私自招收学徒,市民若要从事技术开锁服务,必须到人事劳动部门指定的专业培训机构学习;规范技术开锁人的管理,公安部门要定期检查他们的开锁记录。惟有如此,技术开锁服务才能让市民放心,技术开锁盗窃案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办案民警提醒,市民外出时最简单、最经济的防盗方式就是把房门反锁。这样,不仅可以防撬棍撬门,还可以增加案犯技术开锁的难度,延长案犯作案时间,使其被发现的概率增大。另外,晚上睡觉前关门的时候,一定要扭好保险或插上门闩(插销),给自家的门换上超B级以上的锁芯,如此一来,犯罪嫌疑人是很难从门外利用技术开锁打开房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