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讯记者史万森 通讯员李会军 记者从呼和浩特海关了解到,2019年以来,在口岸通关现场、邮寄快件渠道,该关先后破获涉嫌走私毒品犯罪案件8起,查获冰毒9.50克、新型毒品“蓝精灵”300粒、大麻油电子烟20支、安钠咖51.3克。通过海关走私毒品呈现新的特点。
随着海淘、代购业态的兴起,大量国外货物物品通过国际邮件渠道进入国内,呼和浩特作为集散地和中转站,每日接收大量来自海外的邮件包裹,有的再从呼和浩特再转寄区内外其他省市。走私分子利用邮递渠道“两头不见人”、隐蔽性更强的特点走私毒品。今年呼和浩特海关查获的毒品走私案件中,邮递渠道走私案件4起,占比50%。
此外,从近年查获案件情况来看,走私新精神类药品案件数量呈现明显增长。今年1月15日,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海关国际邮件监管现场关员对寄自日本的一个邮件进行机检时,发现邮件申报品名为保健品,实际上内部装有完好无损的药品一盒,内装100粒药片。经过对药盒包装上日文字样进行翻译,发现此盒药品为氟硝西泮,是我国二类管制精神药品,俗称新型毒品“蓝精灵”。2月5日,白塔机场国际邮件监管现场关员对另一件寄自日本的申报品名为保健品的邮件进行机检时,再次发现内装有100粒的氟硝西泮。而自2018年9月首次查获新型毒品“蓝精灵”以来,呼和浩特海关已累计查获该类案件7起,“蓝精灵”800粒。
为逃避海关的严厉打击,走私分子采取更加隐蔽的“人货分离”方式走私毒品。今年2月25日,呼和浩特海关隶属二连海关缉私分局在二连口岸破获1起走私冰毒案,抓获蒙古国籍犯罪嫌疑人1名,现场缴获冰毒9.50克。经查,犯罪嫌疑人奥某以7000元人民币在外地购买上述毒品,2月24日奥某在二连市某商城购买了蒸炒锅、衣物粘毛器等物,将冰毒藏匿其中,之后在某商店订购一批建材,并委托店主将该纸箱物品一同装车发至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意图采取人、货分离方式将毒品走私出境。次日,奥某在出境时被抓获,藏匿的上述毒品被当场查获。
呼和浩特海关缉私局政委蒋志文表示,呼和浩特海关将坚决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筑牢“两个屏障”的指示精神,以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19”联合专项行动为统领,将打击毒品走私作为打击重点内容,坚持全员打私理念,运用“智慧缉私”手段,履行自治区禁毒委成员单位职责,始终对进出口渠道涉毒走私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堵死走私渠道,严防关区成为毒品走私的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