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21人盗墓团伙被公诉

2019-08-28 来源:法制网 热度:855℃

法制网记者范天娇 通讯员王坛

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打洞挖掘……,一个分工明确的盗墓团伙在安徽淮南多次作案,盗取大量珍贵文物。近日,因涉嫌盗掘古墓葬罪、倒卖文物罪、盗窃罪,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检察院对21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

自2015年起,被告人徐某辉出资赞助,并伙同被告人索某、赵某阳、孙某等人携带炸药、探针、洛阳铲等盗墓工具,对位于三和镇的武王墩古墓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持续盗掘,后因被他人发现且资金不足,该伙人被迫停止盗掘。

2015年底,该团伙改由被告人张某出资,夏某震担任技术指导,被告人索某、赵某阳、夏某杰、张某超、孙某等人再次对武王墩古墓展开盗掘,此次共盗得青铜编钟、青铜老虎、木质老虎、木质仙鹤、鎏金青铜把手等珍贵文物。

得手后一个月左右,张某再次出资,徐某辉、夏某震、索某、赵某阳等人又对武王墩墓进行盗掘,盗出青铜编钟、编磬、木质鸽子、鎏金青铜把手等文物。

除武王墩古墓外,该团伙还盯上了廉颇墓及当地其他古墓葬,虽未盗得珍贵文物,但却给廉颇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造成严重破坏。

该团伙在盗得珍贵文物后,不仅将文物倒卖赚取非法利益,还上演了“黑吃黑”的戏码。张某超在参与盗掘武王墩古墓后,萌生了将盗掘出土的文物盗走自己倒卖的想法。后张某超纠集聂某、张某文、刘某生等人驾车来到藏匿文物的孙某家附近,利用夜色掩护,张某超等人在孙某家围墙外利用工具掏出洞口,将藏在孙某家中的从武王墩古墓中盗掘出的2个木质老虎形态彩绘雕像、1个木质飞鸟形态彩绘雕像、1个木质鸟头形态彩绘雕像的文物盗走。后聂某通过联系刘某生、殷某庆、葛某康等人将上述所盗4件文物以15万元的价格倒卖给江苏某拍卖公司的老板周某文。后经安徽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该4件木器文物为战国时期楚国“虎座凤鸣鼓袈”,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了解,该案追回被盗掘的珍贵文物75件。后经考证,被盗的武王墩古墓系战国楚王墓,文物价值极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