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千里之外的“飞土”

2020-06-24 来源:法制网 热度:645℃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莹 通讯员陈立烽

众所周知,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程序十分严格而且成本较高。于是,一些企业动起歪脑筋,竟采取“变通”形式非法异地转移,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生存风险。

2019年8月23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法院对一起重大跨省非法倾倒、处置危废物案作出一审判决,邱某荣等7名被告人犯污染环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10个月到4年不等的刑罚,并处25万元到12万元不等的罚金。一审宣判后,7名被告人不服向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今年5月8日,永定区法院受龙岩中院委托,对这起案件进行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居民区惊现“臭泥土”

2018年8月,龙岩永定区高陂镇某安置小区居民,被一车车远道而来的污染物打破了本应平静的生活。一到夜里,小区居民总能听到大型车辆与铲车的轰鸣声,紧接着就能闻到如同焚烧塑料与重金属的恶臭。

根据群众反映,环保部门在距小区南侧200至300米处发现数堆黄绿相间的“臭泥土”。经过环保工作人员抽样检测发现,泥土中铬、镍、铜、锌等重金属含量大大超过《土壤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标准,且超标数倍甚至数百倍。执法人员怀疑,这很有可能是有人在没有处置危废物资质的情况下,故意将工业危废物集中倾倒至小区附近。随后,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仍陆续有大型车辆在高陂镇黄田村大水坑倾倒有刺激气味的泥土,并有人在现场指挥卸车,见到执法人员后迅速逃离,两辆正在卸货的大型车量及其驾驶员被扣留。

据驾驶员陈述,他们是物流公司的驾驶员,根据老板指示前往浙江省三门县的一处没有门牌、厂名的工厂接货。到达后,该厂工人将早已用白色编织袋装好的“臭泥土”进行装车。由于编织袋里传出臭味,驾驶员曾问工人这是什么东西,工人回答:“别问那么多,只管装回去烧了就行。”

驾驶员还透露,浙江省金华市的一家工厂也有运送“臭泥土”到龙岩的业务。

那么,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浙江省的重金属有害物质为什么会选在福建省的一个乡镇进行倾倒呢?

外省企业危废物跨域污染

根据驾驶员指认,这些有害物质来源被锁定在浙江三门县某新材料公司与金华市某环保科技公司两处。

根据涉案材料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辉供述,其公司近期产生无法再利用的废物较多,有资质的公司无法接受其库存废物数量,处置成本也非常高,且办理危废物运输的流程十分复杂。此时,一名自称江西某环保公司业务员的汤某军找上门来,表示可以以市场价格一半的费用帮材料公司“处理”库存的危废物。

张某辉明知汤某军的“处理”价格明显过低,但为了尽快处理库存,还是答应了对方。为了规避处置危废物的审批手续,两人商议通过签订碳酸铜产品销售合同的形式逃避检查审批,将危废物运输处置伪装成碳酸铜产品的销售。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月里,汤某军共从材料公司运出重金属危废物300多吨。

而涉案的某环保公司负责处理副产品的业务经理胡某勇则供述,该公司的副产品含重金属,属于危废物,只可以用来提炼,不能直接倾倒。2018年左右,为了节约成本并逃避环保部门监管,汤某军作为江西某环保公司代表与胡某勇的公司签订碳酸铜销售合同,处理危废物款项转至汤某军个人账户,胡某勇则从中获取20万元“介绍费”,汤某军共从其公司运出危废物2000多吨。

很显然,两家运出危废物的公司均与这个叫做汤某军的男子有联系,但汤某军却不知身在何处。就在这时,在龙岩当地负责配合倾倒危废物的人员有了下落。

本地人员违规处置受严惩

根据高陂镇群众反映,当地的廖某波、廖某彬、张某忠、魏某昌4人曾在当地联系、租用废旧厂房、空地等用来堆放泥土,货车驾驶员辨认出了当天负责指挥和开铲车的男子分别为廖某彬与魏某昌。由此,案件真相被揭开。

2018年5月前后,汤某军与龙岩当地的邱某荣联系,将浙江两家公司的危废物以每车1500元的价格交由其处理。为了能够长期隐蔽处理这些危废物,邱某荣以每车1300元左右的价格在龙岩各乡镇寻找合适的人选,通过其本地人的身份寻找倾倒危废物地点,自己则从中赚取200元差价。

在高陂镇,邱某荣联系的就是廖某波。廖某波则召集了廖某彬、张某忠、魏某昌进行分工协作,由廖某波与邱某荣对接,张某忠出面租用废旧厂房、空地进行危废物倾倒,廖某彬负责联系运输车辆与倾倒现场管理,魏某昌负责转运等工作。

廖某波等人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2018年7至8月间,共计在高陂镇范围内黄田村大水坑、和兴村废旧汽车修理厂、工业园区某公司厂房、石门甲快速通道空地等9处,倾倒危废物共计1400多吨。除高陂镇外,邱某荣还通过郑某龙等人在永定区、新罗区等地倾倒危废物。至此,从浙江运输至龙岩市的危废物数量多达2500多吨。

截至目前,涉案的邱某荣、胡某勇、廖某波、廖某彬、张某忠、魏某昌、郑某龙7名被告人已被判处刑罚,其余与本案有关的单位及人员也将陆续受到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