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诉源治理建成“无讼边界”

2020-09-17 来源:法制网 热度:844℃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辉 《法治周末》记者周孝清

“我们乡连续3年没有一件涉讼案件,基本实现了‘无讼边界’。”近日,见到《法治日报》记者来访,江西省黎川县厚村乡党委书记谢斌欣慰地抛出这样一句开场白。

“这一成绩得益于浙闽赣皖四省九地法院构建的司法协作机制。”谢斌进一步介绍说,这些年,该县人民法院与福建省光泽县人民法院设立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实现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切实推进诉源治理落在实处。

黎川县人民法院院长张松涛告诉记者,该院近年来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案,打造了诉源治理的“黎川样板”。

建立边界对接机制

黎川位于赣闽边界,处于“一脚踏两省”的特殊地理位置。

“过去因不同属地管辖,黎川周边毗邻交界地频发林权、争地、联姻、贸易等纠纷,老百姓意见很大。”谢斌对记者说,如何化解边界群众间矛盾,构建平安边界成为摆在两地政府眼前的难题。

2017年12月19日,首届浙闽赣皖四省九地人民法院司法协作会议在浙江衢州召开。会上,四省九地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共同签署司法协作协议,为边界矛盾纠纷解决搭建了良好对接平台。

黎川县人民法院以此为契机,联合光泽县人民法院共同建立了赣闽“省际总关情”(联合)党支部,达成《赣闽边际司法协作工作方案》,重点加强涉及边界山林、婚姻等常见纠纷的排查,合力化解矛盾纠纷。

工作中,黎川法院发挥人民法庭在县域社会治理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以辖区3个中心法庭为核心,在未设法庭的乡镇先后设立12个巡回审判站,并在各行政村(社区)共设立124个诉讼联系点,构建起覆盖全县的三级便民诉讼网络。同时,积极发挥乡村老党员、老干部及乡贤作用,引导民间纠纷自解,着力将纠纷预防解决在村组、社区、院落、家庭。多年来,该院派出法庭案件调撤率均保持在70%以上。

搭建多元化解平台

构建“无讼边界”是黎川法院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举措之一。

记者了解到,黎川法院引入专业、行业调解平台力量,确定了34家调解单位作为多元化解决纠纷机构,进一步推广运用多元化解E平台。2019年至今,共计化解矛盾纠纷575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早在2013年,黎川县洵口镇石莲村村民张某与谢某因农田引水问题产生争执,争执中张某摔倒受伤。后张某于2019年向法院起诉要求谢某赔偿租田费等损失,但因超过诉讼期限,法院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张某对判决结果不满意,多次到镇政府表达诉求。今年7月22日,张松涛带领该院相关人员、会同镇村两级干部来到石莲村,通过换位思考、情法交融等方法,讲明法律规定,取得了张某的信任和对法律的理解。至此,一件沉积多年的涉访案件得到解决。

“倾听、平和、微笑、宽怀、严谨、悲悯、明断、妥处。”这是张松涛院长接访的“十六字原则”。据介绍,张松涛自2016年8月担任黎川县法院院长起,每周定时在法院开展“院长接访日”活动。通过院长带头,近年来黎川法院实现定期约访、来访必接、每案必录、当天接谈,安排专业法官及时接谈,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状态。

增强司法协作力度

“法律进商会,特别是民法典宣传进商会,对我们商会帮助非常大。”黎川县日峰商会会长万源泉对黎川法院开展的“法律进商会系列”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法官开展‘一对一’法律指导,使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一位企业管理层人员如是说。

据了解,黎川法院整合商事审判团队力量,制定《关于依法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园区企业入驻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务,员额法官主动深入企业走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和帮助。同时,该院与县工商联合会建立联系协调机制,让企业家对法律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

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黎川法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统计数据显示,两年来,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173件,审(执)结4134件,综合结案率达99.06%,连续3年进入全省前10,审结率、执结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四个黎川”建设提供了重要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