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东男子刘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于“义气”代“兄弟”顶罪,想反悔时,“兄弟”却翻脸不认账,将罪名全推到了自己身上。一波三折后,办案检察官终于揪出了真正的肇事者范某。近日,刘某、范某这对“好兄弟”被湖南邵东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迷雾重重
2015年1月5日19时许,湖南省邵东县灵官殿镇民安村路段发生了一起轿车撞人的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被撞成重伤,右腿截肢。案发后,男子刘某投案自首,并赔偿了被害人8万元钱。刘某称,案发时自己过于紧张,将油门当成了刹车,所以不慎将被害人撞伤。但是,被害人及亲属的口供却完全相反,他们称,肇事驾驶员驾车先后两次故意撞向被害人。
办案检察官在审查相关证据、口供时,发现该案疑点重重:案发前车辆由男子范某驾驶,为何撞人时驾驶人变成了刘某?事发现场的证人均称没有看清肇事者,为什么出现这明显有悖常理的情况?为什么赔偿给被害人的8万元系范某提供?
抽丝剥茧
办案检察官提审刘某时发现,刘某的言行反常。被问话时,他对自己驾车撞人的经过语焉不详,只是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被起诉。当检察官告知,被害人构成重伤,且两次驾车撞人的行为涉嫌故意伤害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后,刘某显得心事重重。他再三反问“不是不起诉吗?不是最多就是判缓刑吗?”
鉴于此前的种种疑点和刘某的反常表现,检察官认定案件另有隐情,提审结束后,立即与负责本案的公安干警取得了联系,建议进行进一步侦查,并重新召相关证人回来问话,尽快打开突破口。
解铃还须系铃人,检察官决定对刘某进行第二次提审。恰好在第二次提审的前一天,刘某的父亲告诉刘某,要向被害人赔偿22万元。得知这一消息后,刘某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道出了实情。
真相大白
刘某交代,自己与范某系十几年的老同学,交情很深。事发那天晚上,其实是范某驾车撞人,自己坐在车上。但是在事后,范某对刘某说,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但自己刚刑满释放不久,如果再判刑,会构成累犯,处罚很重。如果由没有案底的刘某帮自己顶罪,很可能不会被起诉,即便起诉,也只会判缓刑,在看守所关个把月就会放出来。出于“兄弟义气”,刘某也没细想,就答应帮范某顶罪。
此后,其他证人的证供也证明了刘某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刘某的“好兄弟”范某在接受讯问时,自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肇事,把责任全部推在刘某身上。
目前,邵东检察院以范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妨害作证罪,以刘某涉嫌包庇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等待两人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