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APP违规索取权限、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等问题进行“回头看”,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连续发布通报,67款APP未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改进行下架;尚有210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要求在9月1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大批APP被重拳打击为行业敲响警钟:侵害用户权益者必须整改,整改不力者直接下架,等待“越线”APP的只能是彻底凉凉。
“私聊的话音刚落,广告就到了”“我提到某品牌卫衣,打开手机后到处都是该品牌的推荐”……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各种APP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一些手机APP却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收集、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等行为,俨然成了窥探民众隐私、攫取数据的“监视器”。用户因手机APP“有了天下”,可这“天下”却尴尬到容不下“一己之私”。在网友戏称“互联网比我更懂我”的背后,是细思极恐和气愤不已。
百姓的难点痛点便是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为整治APP乱象,近年来国家出台《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App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文件,致力于规范APP相关技术产业主体行为,还广大人民群众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净的APP应用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9年起展开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给权就不让使用APP”等损害用户权益的行为,2020年将整治范围扩大到“应用分发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4个方面10类问题。经过直击痛点的治理,APP强制授权等现象得到遏制,应用商店APP抽查问题发现率稳步下降。但从陆续被通报要求整改、下架的长长的名单中不难看出,部分企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仍存在问题整改不彻底、将整改过的问题改回原样、采取技术手段对抗、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化整改等情况。
应该看到,我国APP数量庞大、版本迭代频繁、技术隐蔽性强,为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信息,甚至利用部分应用商店安全检测不严,以及网盘、论坛贴吧、短信链接等渠道缺乏安全检测的漏洞扩散,看似聪明,实则是在拿品牌的生存和发展开玩笑。APP企业同监管玩“躲猫猫”,和手机用户“玩套路”,撞到枪口上就表态整改,风头一过又故态复萌,就是赤裸裸地无视法律法规,无视用户利益。等待他们的,将是彻底“淡出江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即将于9月1日起实施,随着一批一批APP被勒令下架严令整改,对APP行业敲响的警钟已日渐紧促。不可否认,APP行业前景广阔,但赛道再宽也不能“越线”, App企业唯有压实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让“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落到实处,才能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