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张国强 韩宇
高站位,“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广发动,创新开展“党政干部大走访”活动;勇亮剑,以雷霆之势依法打击持续发力‘重实效,行业“治乱”见成果;强机制,常态治理持续巩固……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本溪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任务、落实措施,以担当之责、决胜之志,高点站位、多点发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把手”强力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伊始,本溪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专项斗争的重大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级书记抓扫黑除恶”,实行市委书记和市长“双组长”制,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有了高点站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市级领导以上率下,率先垂范,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力调度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作为市委、市政府“抓稳定、促和谐”的首要任务,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为专项斗争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同时,组织各县(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扫黑除恶专题培训班,并推进扫黑除恶专题宣讲“进党校”课堂,提高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
创新开展大走访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部署动员后,本溪市启动开展了“党政干部大走访”活动,组织党政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扫黑除恶大调研、大排查、大发动。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带头深入到乡镇(街道)、村屯 (社区)、商铺走访调研和宣传发动,以实际行动为全市开展大走访活动做示范、做表率。
各县区按照“一村(社区)一组”要求,组织包括驻村第一书记在内的入户走访小组,深入基层、深入家庭,采取发宣传单、问卷调查等方式,向群众开展面对面宣传,实际入户率达到80%以上,共发放各类宣传单、明白卡各50万份,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扫黑除恶成果,在全社会形成扫黑除恶浩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依法打击持续发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本溪市立足依法严惩,发起凌厉攻势,公安机关成立10个扫黑除恶工作队,深入全市294个行政村开展线索摸排,组建“一队、两室、三中心”,强化对上沟通、对下指导,确保群众举报、线索核查、案件侦办形成闭合回路,一举侦破公安部“挂牌”、省公安厅督办的丹东东港市“宋氏家族”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今年,又成功打掉盘踞本溪县田师付镇10多年的涉黑犯罪团伙。截止目前,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涉恶犯罪团伙5个;起诉涉黑涉恶案件18件158人,涉“保护伞”5件5人;法院判决涉黑涉恶案件10件48人,涉“保护伞”3件3人。
在此基础上,坚持打好“法律仗”,全市政法机关加强衔接配合,检察机关推行涉黑涉恶案件捕诉合一办案机制,对每一起涉黑涉恶案件提前介入,发出“决不在检察机关贻误战机”的号召,原则上在检察环节不退查、不补证;审判机关增加办案力量,确保涉黑涉恶案件快办、快诉、快判。
同时,以专项斗争为牵引,市公安局创新警务模式,持续运行扁平化调度机制,对当日警情全面掌握、实时跟踪,全市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7.9%,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0.2%,治安侵财案件同比下降37.3%,社会治安秩序持续良好。
行业“治乱”见成果
为了坚持向综合整治、堵塞漏洞进一步延伸,本溪市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开展了“除隐患、防风险、净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较好成效。
市林业和草原局明确强迫林地交易、乱砍滥伐等打击重点,侦破盗伐林木恶势力团伙案件;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动态巡查,整治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市交通运输局对“黑出租”、“黑客运”、非法网约车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活动,规范全市交通运营秩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市水务局开展河湖“四乱”、非法取水、河道非法采砂等整治行动;市民政局针对殡葬领域乱象开展专项治理。
本溪这一系列整治行动的开展,推动了在“治乱”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常态治理持续巩固
本溪市在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相关体制机制随之建立,形成了常态治理持续巩固格局。
市纪委监委机关强化治本清源,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伞破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快速有效联动机制,加强与政法机关间工作联动,实现无缝对接。
市委组织部在3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溪市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每月派出督导检查组深入两县五区督导检查,实行月考评通报,督促工作责任落实,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健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水务局与公安机关建立对接联动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
深化“以案促改”,健全行业管理漏洞通报整改机制,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0份,纪委监委发出监察建议7份,公安机关发出“一案一整治”10份,推动行业部门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