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至5月间,扬州市发生多起手机用户积分被盗事件,同年6月,幕后黑手王某落网,经查,王某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共窃取2000多条手机用户信息,利用用户话费积分充值加油卡非法获利20多万元。近日,王某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手机话费积分被盗
扬州市民冯先生去年5月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该信息是某运营商发来的,提醒他,他在扬州某加油站消费了商城币。
冯先生觉得奇怪,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商城币是什么。可又不放心,于是打电话向客服咨询。客服经查询发现,冯先生的话费积分,已经被兑换商城币,用于充值加油卡。这下,冯先生更纳闷了,因为这些都不是他操作的。
这一情况,引起了客服人员的警觉。在客服人员的建议下,冯先生报警。而那段时间,扬州市警方先后接到多起类似报案,受害者都是该运营商用户。
话费积分去哪了?
据该运营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为奖励用户消费,推出了“积分计划”,参加该计划的用户手机号码都有对应的积分,每消费一元就会积累一个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成商城币。而商城币是虚拟货币,可以在线下商户进行消费,也可以在商城网站购买商品。而中石化就属于他们的线下合作商户,用户在中石化使用商城币,可以为加油卡充值等额的金额。这种兑换,只需要有手机号码和服务密码即可兑换,并不用用户亲自去办理。
相关负责人向警方反映,去年3月至5月间,该公司接到大量客户投诉,均称自己的积分被盗。接到投诉后,公司曾进行调查,怀疑王某有作案嫌疑。随后,警方对该运营商掌握的情况展开进一步侦查后,确定王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一个软件的生财之道
王某,今年31岁,案发前居住在扬州市邗江区某小区,妻子在扬州经营了上述运营商的一家营业厅。
王某交代,2013年下半年,他在网上购买了一款软件。该软件可以查询该运营商手机用户的余额,并可以试探用户的密码。对于该软件的用途,王某起初并没有多想。直到去年1月,王某得知,该运营商和中石化存在业务合作,即该运营商的商城币可以兑换加油卡。这让他萌生了邪念。
王某发现有的用户不需要或者并不知道该项业务,于是他就利用软件测试出用户的用户名及密码后,通过电脑登录运营商官方网站或客户端,进行兑换活动后,用商城币去充值加油卡,最后,把加油卡卖出变现。
窃取2000多条用户信息
王某之所以能屡屡得逞,除了软件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手机用户一直使用初始密码,没有及时更改,这也给王某提供了作案便利。
经侦查机关认定,去年3月至5月间,王某明知自己未取得相关授权,仍违反国家规定,通过技术手段非法获取用户手机号、密码等信息2000余条,后通过“积分兑换成商城币”、“商城币消费充值入中石化加油卡”等方式,处理部分数据,从而非法获利20余万元。案发后,王某退出了全部违法所得且取得了被害单位的谅解。
近日,扬州市邗江区检察院经审查后认定,王某违反国家规定,采用技术手段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故依法对他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