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北京10月29日讯 记者黄洁 实习生蒋子豪 自北京市去年7月出台《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充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聚焦民生,今年该院收案数量首次出现增幅放缓趋势。记者今天从昌平法院获悉,近三年来回天地区的民事纠纷主要集中在服务合同、房屋租赁、供暖纠纷等五类,约占总数的65%。
据昌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邢颖介绍,回天地区包括回龙观镇、霍营街道、东小口镇、天通苑北街道和天通苑南街道,63平方公里的面积容纳了近84万常住人口,该地区人口集聚、职住失衡等问题突出。为破解困局,北京市政府于2018年7月出台“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昌平法院随即开展“百案百庭进街镇”活动,至今已在社区接待来访群众180余人、现场调解纠纷58件,巡回审判35次,开展巡回讲堂16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
天通中苑第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宋卫东称,社区每月会组织老党员、楼门长和志愿者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邀请法官、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居法律顾问走进社区,以案释法,开展法律宣讲,针对居民的法律服务需求举办知识讲座。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橱窗张贴法治宣传挂图,每月一期,图文并茂地向广大群众宣传普法知识,提高居民法律意识,增强居民法律素养,引导居民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天通苑北司法所负责人张子叶介绍,自“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天通苑北司法所与天通苑法庭积极探索深化“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至今共受理调解案件113件,其中口头调解70余件,书面调解43件, 调解成功率达97.3%。在诉调对接专员的引导下,书面调解案件全部向天通苑法庭申请司法确认,进一步保障了调解协议的效力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